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来,泉州市审计机关按照守土有责要求,认真担负起审计监督职责,积极探索和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全市审计机关共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44个,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53人,促进建立完善管理制度30多项。
“面对全新的工作任务,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大力推进。”据泉州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积极探索和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该局通过“五抓”予以推进。一是抓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统筹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科学安排审计力量。二是抓学习培训,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资源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熟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决策、法规,积极探索审计思路、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提高审计能力。三是抓方式转变,要求审计人员转变传统审计方式,做好审计调查取证和汇总分析,深入现场勘察核实,查找问题线索,提高审计质量。四是抓技术创新,各审计组配备计算机审计人员,加大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领域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业务、财务等数据收集、挖掘和分析力度,积极探索地理信息等技术运用,提升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五是抓整改督促,严格执行整改督查制度,在审计中督促即知即改,对未能整改到位分析原因,持续跟踪。并向市政府提交4份专题报告,促成有关问题得到快速全面整改。
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有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及时解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一是促进规范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如有的地方严格控制海水养殖总量,引导渔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主动办理养殖用海手续,并划定海水养殖功能区,缩减养殖面积;有的地方加强取水许可证管理,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城乡供水管网漏失明显下降。二是促进加强环保监督执法。如有的地方组织多部门联合拆除违章围海占海建筑,立案查处陆源污染,查封违规企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有的地方清理、拆除违法填海,取缔拆除“三无”企业,关停未达标石材企业,取缔“两违”砂场;有的部门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开展联合巡查,拆除违章搭盖,清理砂场,及时制止和坚决查处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三是促进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如有的地方加强海域环境污染防治,对企业超标排放主要污染物进行治理,推进河道整治等工程项目建设、跨境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有的地方投资1亿多元开展流域污染治理整治,使流域水质明显提升。四是促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规范项目管理。如一批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海岸带资源环境整治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流域整治工程、饮用水工程、水库除险工程等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五是促进核实自然资源资产数量质量。如有的地方重新核实更新了海岸线长度、海域及滩涂面积等数据;有的部门调整了林地与国土重叠交叉数据,有的部门调整了湿地保护区功能区范围和界线。
“泉州是国家生态市,并已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正致力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走前列,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泉州样板’。”泉州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扎实做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助推泉州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刘育铭 黄双福)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点击返回网站首页)http://www.xingzhonghd.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兴中猎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