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
人生旅途,所持有限,轻装上阵,方能走得更远。
比起“多”,“少”才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01
少 怒
“生活诸事不顺,是因为有脾气。苦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发怒是本能,制怒才是本事。遇事镇静自若,三思而后行,这就具备了对全局的把控力和主导力。
“如果你是对的,没有必要生气;如果你是错的,没有资格生气。”
与其大动干戈,不如心平气和,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和好心情。
放过别人,与自己和解。
不去计较,是最高级的品行;沉得住气,方能成就大器。
02
少 言
少说他人短处,是尊重。知而不言,是种成全,维护了别人的尊严,也成全了彼此的情谊。
少说他人是非,是修为。一个远大志向的人,精力都用在修炼自己,是没有闲工夫来八卦别人的。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是非。
03
少 怨
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个偏僻小镇上,据说有一个神医,能够医治百病。
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拄着拐杖的人来到这里。
人们议论纷纷:“难道他是想让神医再给他一条腿吗?”
结果这个人停了下来,回答道:“我不是祈求神医给我一条新腿,我只是想求他帮助我,教我没有一条腿后该如何生活。”
许多时刻,我们总会在遇到麻烦时,习惯性地去抱怨。
其实,可以改变的,就竭尽全力去改变,无法改变的,就坦然地去接受和面对。
凡事都有两面性,所谓的好坏,并不在外在的境况和遭遇,而是你内心的状态。
04
少 比
05
少 欲
《道德经》说:“少取方可获得,贪多则会迷惑。”
追求少,方可获得,追求太多,反而会被纷繁的选择迷了双眼。
欲壑难填。最难感知快乐的人,不是一无所有的人,而是永远感到“缺乏”的人。
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蝜蝂》。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无论遇到什么,就拿过来放在背上,渐渐地东西越来越重,但筋疲力竭也不肯停下,直到跌倒摔死。
生活不妨活得简单一些,一味求多,不一定真的快乐。人的幸福应该来自内在,并非向外索求。
心中真正的安宁,来自于简单的生活和丰盈的头脑,而非外在的奢靡与浮华。